编者按:2011年是“巾帼建功”活动开展20周年,市妇联为了更好地总结各地、各行业深入开展“巾帼建功”活动的成果和经验,展现行业女性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服务社会的感人事迹,彰显新时期妇女自强不息、勇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开展了“巾帼建功”征文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广大女教师踊跃投稿,成绩斐然。本栏目精编了部分得奖作品,来展现我市广大女教师朝气蓬勃的巾帼风姿和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师爱萦花叶 真情汇波涛
小梦同学,在我未接触她前就被人告知“她很难弄”“她是魔女”“她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打人”。果不其然,我第一次靠近她,就被她在手臂上咬了一口破了皮。后来了解到她是一个残疾弃婴,养父母在她三岁后发现她什么都比别人慢,什么都学不会。伤心之余也渐渐疏忽了对她的关心。养父母上班时,就托付给邻居照看,邻居不喜欢这个怪怪的不好管的小女孩,就经常打骂,所以她很小就学会了各种方法打人。
来到学校后,她每天哭闹,抓人、咬人、打人。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决定为她量身定做一个个别化教育计划,进行行为矫正。首先,我每天第一个跟她微笑问好,跟她玩,取得她的信任,其间也被她打过、踢过无数次,痛到想哭,想不通一个小女孩怎么有那么大的力气和愤恨要发泄在别人身上。但是我不能放弃她,每周总有两个中午,会跟她聊一聊,希望她了解打人行为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教她如何与人相处。
同时为她创设温暖的学习环境,安排与性格温和的女同学做同桌。不强迫她做不愿意做的事,多鼓励和表扬,即使一节课什么也不做也要表扬她表现很好,安静了一节课没有妨碍别人。我告诉其他同学,不能嘲笑她,要一起合作玩游戏。每周五班会课时间大家来讨论她一周的表现,表扬她的进步,说一说哪里还做得不好,同时大家谈一谈你是怎么做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
就这样做着行为矫正,坚持着做,中间出现反复,但是我坚持了,这一做就是五年,现在的她与五年前判若两人。原来她口齿不清,不会讲话,渐渐地会说“好”,“要”等单个字,后来会说“老师”“爸爸”等名词,再后来能说“老师好”“交作业”等短句了。今年暑假,她主动给我打电话,哼哼唧唧了半天说了句:姚老师,好。把我激动了半天,热泪盈眶。五年了,我用了五年的时间教会她写字,让她开口说话,用了五年的时间告诉她打人是错误的行为,来纠正她,五年的时间终于等来了她的一句:老师好!师爱无声,师爱沉沉。
巾帼文明之花在学校闪耀
在宁波外事学校新校区教学楼三楼,有三个紧挨着的办公室,门牌上刻着隽秀的三个字“英语组”,而墙上那块“巾帼文明岗”的荣誉牌格外引人注目。三个月前,初到这里,我就对英语组里的这个奖杯和荣誉牌充满好奇。“巾帼文明岗”到底是一份怎样的荣誉,一群女老师如何能撑起这一片天?随着了解加深,我也慢慢解开心中的疑团。
都说教育是最光辉的职业,但恐怕只有一线教师才明白光辉背后的汗水与艰辛。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批职高的学生,他们学习基础差,积极性低,自尊而又自卑。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能重新唤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价值观,促进他们积极健康成长变得异常关键。
邱盛老师,我们的教研组长,真可谓是肩负重任、能者多劳。她是个能导人向善的“神人”,无论多差的班,多么叛逆的学生,到了她手里,总能够变得服服帖帖;她是个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超人气“名师”,她班上的学生,不管成绩好坏,都有着很高的学习热情,她带的高考班,也总是同类班级里成绩最拔萃的;她是个知识面广,又能把话说到学生心坎中的“名嘴”,复杂的语法,单调的阅读课都能在她的引导下变得趣味横生。
副组长徐丽霞老师是组里的标杆型人物。她教学能力强,尤其擅长学生英语演讲辅导。今年她刚刚从瑞士一年进修归来,便马上投入了紧张的教学中,带领同学们为高职考做最后的冲刺。虽然教书十年有余,但她对待教学的态度依旧十分严谨,每一次上课、考试、讲评,她都准备得十分细致。
在组长的身先士卒下,其他老师也不甘落后,都以最大的热情与积极性投入工作之中。王婉宇老师多次参加各项竞赛,获得省市多个奖项;王青芳老师新婚之后放弃婚假,立刻投入工作,一人带起五十多人的幼师班;两位老师身怀六甲,照常按班准点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三位新老师也被这种积极勤勉的氛围所感染,从教不久,也都被赋予重任。
英语组的老师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业”两个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既然选择了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就一定不负此盛名,踏踏实实地做好这一行,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践行我们的选择。“巾帼文明岗”的荣誉正在继续,也将一直延续下去。
春天里的秋天
一副细黑边的眼镜,温和的眼光让人平静;一个清瘦的身影,浅浅的微笑让人温暖。走进四中,你经常能看到这么一位和气的年轻女老师微笑着,身边围着一圈学生,谈笑风生,成为菁菁校园和谐的一道风景。她就是宁波四中政治教师、团委书记张晓芳老师。
初为人师,为了讲好一节课,她常常多方查阅资料,潜心研究教法,制作教具,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真正让学生在45分钟内学到知识。为了吸引学生专心听课,她想方设法让政治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她的讲课寓教于乐、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就这样,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凭着自己不服输的那份好强,在她不懈努力下,所教班级的成绩蒸蒸日上,名列年级前茅。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能取得一定成绩已经很不错了,但张老师并没有满足。贾平凹有这样一句话:“在有心处积累,在无心处广蓄。”她深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2002年,她毅然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攻读教育硕士。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张老师以更新颖的理念、更扎实的知识积累、更灵动的教学风格,革新了政治课堂,征服了学生。
“原来政治课是可以这样上的!”这是听过张老师公开课的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辩论赛、热线咨询现场、新闻会客厅演播室、拍卖会……生动、丰富的生活场景,精辟、形象的讲解,深厚、人文的底蕴支持,一堂政治课,一个青年教师几乎无法承载的内涵,在张老师的课上做到了。无怪乎一位理科学生在听过她的课后,对前来家访的教育局领导说:“我最喜欢政治课。”
作为学校的中层干部,是没有什么待遇可言的,有的只是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于是,她将自己的婚期安排在“五一”假期,只为不影响工作;晨出暮归,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总能看见她忙碌的身影。
她,一袭娇小的身影,却在学生心目中有着高大的形象;一名普通的老师,却在不长的教学生涯中取得了傲人成绩;一副柔弱的外表,却蕴含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坚强和自信。张晓芳,凭着对教育事业那份黄金般的相思,凭着对孩子们那腔浓浓的深情,凭着对三尺讲台那份强烈的爱恋,十三年来勤勤恳恳,向孩子们泼洒着爱的甘霖,在她生命的春天里,迎来了一个个黄灿灿的金秋!
撑起团队半边天 铸造巾帼示范岗
2009年,宁波大红鹰学院杭州湾新校区成立。对于住在市区的老师来说,每天必须在五点起床上班,下午五点返程,来回近三个小时的车程。作为承担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I\II》教学工作的学院,每学期都有1/3的教师前往。其中,女教工的比例占了60%。
信息工程学院在杭州湾校区的第一批班主任,是五位清一色的娘子军,第一个月天天都吃住在那里。王景丽老师在新校区建立的第一学期,与新婚丈夫过着周末夫妻的生活,一个学期下来瘦了十多斤,由于身体长时间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一次晕倒在了公交车上;同样是因为长期劳累的缘故,韦凝芳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突然晕倒;孟赟老师年幼的儿子由于长时间见不到自己,周末回家,儿子对着她问道:“你是谁啊?”,每次说到这件事情都能看到孟老师眼中泛着泪光。
女人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很复杂。为人妻,要持家有道;为人母,把祖国的下一代照顾得无微不至;更要为人女,为人媳,为人师长。但是,女人又很难将所有的事情都照顾得很完美,因此,总有那么多女教师牺牲着自己小小的幸福来换取更多人的幸福。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女教师在生育上也是自觉“排队”,很多老师到了30多岁还没有考虑自己的生育问题,甚至还有老师连个人问题都没有时间去解决。
就是这样的付出,让我们在学科竞赛上慢慢崭露头角,让很多学校对宁波大红鹰学院刮目相看。学院内也形成了一股良好的风气,老师都不计较付出留在学校辅导学生,2009年信息工程学院带领学生获奖次数达到了24项,除了7项为院级奖项外,其他均是市级以上奖项。
女教师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0年4月份,黄春芳老师获得了“浙江省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坛新秀奖”;同年6月,孟赟老师获得了“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省级优秀奖”等荣誉;辅导员孟晓蕾老师获得了“宁波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奖项”和2009年度团内各项先进等等。
光亮的存在
她们没有浮华的喧嚣,没有荣光的炫耀,没有激昂的回荡,有的只是轻快的触动,触动着年轻生命的知识细胞,触动着年轻灵魂的内心感悟。她们宛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光亮或许并不那么显眼,但是当你直视着她们,你的心里就会情不自禁地涌起温暖。她们如繁星照亮夜晚般,让梦想照进年轻生命体的现实生活,守护着那一蕾蕾含苞的花朵。她们如繁星播撒大地的每个角落般,将执著和信念带到每个生命的面前,激励他们拼搏进取。这抹不起眼的光亮,就是平凡的女教师。
紧紧地,追随着这一束光亮,就会发现这束光亮存在的方式。她们时常保持安静的“坐姿”,我们知道的只是备课、批改作业或制作课件时,她们就是长久地、单调地低头、动手、静坐三位一体的“人体雕塑”。她们在运动中也演绎着风采,紧握粉笔在黑板上奋笔疾书,书写的不仅仅是文字、公式,是智慧、关爱。岁月洗不去她们对学子深沉的情谊,繁忙掩盖不了她们对学子热切的关注。
静静地,注视着这一束光亮,就会读懂这束光亮存在的价值。这束光可以是激励孩子前行的号角,是孩子迷惘时的深情召唤;这束光可以照亮别人的世界,改变他人的人生轨迹。当学子前行的道路山重水复,却仍不见柳暗花明的时候,她们送去慰藉和希望;当学子前行的脚步沉重蹒跚,而想找借口的时候,她们带去信念和前行的力量。如果说,世界给了年轻的生命一处风景,她们则赐予孩子们看风景的愉悦心情和单纯眼光。她们以女性独特的视角、缜密的心思、坚韧的毅力、高洁的品格、“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擎起教育的一片天。
这抹不起眼的光亮,就是平凡的女教师。她们没有明星美的耀眼,但也有独属于自己的美。没有时髦的衣着,她们依旧庄重;不施粉黛的素颜,她们散发慈爱;没有妩媚的眼神,她们传达坚毅。她们也有着母性的温柔,照顾老人,体贴丈夫,关爱孩子外,她们还将爱蔓延给了教育对象。当工作需要时,割舍儿女情长,克服重重困难,彰显一心为学生的博大情怀。这就是当代的女教师,她们以自己柔弱的肩膀和细腻的双手出色地完成着这些角色赋予的社会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