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56所高校的大学生比拼营销水平,决出19所高校的44个团队,在刚刚过去的三个半月里,44个团队进行了第五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浙江赛区决赛。
这44个团队,在销售环节中,一共卖出了价值500余万元饮料。
满大街推销饮料
每天遭遇N多次碰壁
大赛分为产品销售、营销策划案、现场答辩、沙盘模拟四个环节。最让选手们下功夫的,就是产品销售环节,这最考验学生的营销水平。
中国计量学院的“销傲江湖队”在决赛中获团队一等奖。队长吴来娜告诉记者,他们5个人都是学市场营销专业的,整个暑假时间都在做销售,卖了12万元。
吴来娜说,为了卖杭州某企业生产的饮料,他们五人分别驻扎在重庆、海南、杭州等五个城市。
销售之旅开心又闹心,”过得很辛苦,每天满街跑,碰壁了很多次,便利店、超市、公司……看来,卖东西真的不是容易事。”
碰壁多了,她们总结出一套方法:每进一家店,吴来娜先自我介绍学生身份,目前在比赛,对方一听,就放下了戒心,有的还和她交上了朋友。
产品销售,不能光靠嘴巴,吴来娜的团队还做了市场调查,比如,每一周、每一个月,某家店能卖出多少产品,其进货价和零售价分别是多少。
“这样就把握了那家店的情况,有利于我们过去谈合作。”吴来娜说。
最厉害的卖了70万元饮料
瞄准了新生军训和企业降温需求
宁波大红鹰学院的“鹰雁团队”,产品销售额高达70万元,是44个参赛团队里卖得最好的。他们同样获得了决赛一等奖。
队长王涛说:“我们队里的5个人全是男生。为什么能销售得这么好,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坚持’。”
五人在省内城市做销售:杭州、台州、温州、金华。
天热,饮料是大众都需要的。他们从市场需求出发做了一套营销方案,销售方式以团购为主,先打开校园里的学生市场。
“先在自己学校的论坛里发起团购,新生都会点击学校论坛,他们正在军训,饮料消耗大,销售量马上就飙升了。”王涛说,在学校里销售了5千箱饮料,销售额达15万元。
5个男孩还走进企业,“每个企业都发放降温饮料,我们就瞄准了这点。”王涛说,谈好两家大企业,达到了30万元销售额,还有一些小企业也帮他们提升了销售额。
能拉到大的单子,一定流了不少汗水吧?“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但一定要坚持,一家不行就找下一家,坚持不懈地找,用真诚的心去打动对方。”订单一下,点货、发货他们都亲自上阵。
有一次,一家企业下了订单,销售额在6万元左右,但由于生产厂家发货晚了,买家就退了货。这是让他最头疼的一次,以后,他们就非常小心,和厂家积极联络及时发货。
整个暑假,这个团队一共销售了18万箱饮料,销售额达70万元。
王涛说,参加这样的比赛,不仅要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更要在实践中提高团队协作、谈判沟通等综合能力,对于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就业竞争力非常有帮助。
“沙盘模拟”环节模拟企业经营
盈利和成长是考核关键
决赛在中国计量大学举行,分为现场答辩和沙盘模拟两个环节,其中沙盘模拟是很多人不了解的。
简单地说,沙盘模拟,相当于电脑游戏里的角色扮演,“游戏”里按照制造企业的职能设置,划分营销与规划中心,生产中心、物流中心和财务中心,通过模拟企业经营,来培养团队精神,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在沙盘模拟中,中国计量学院的“销傲江湖队”得了高分。吴来娜说,打分是看公司的盈利表现、成长表现,分四季度分别打分。如果第一季度销售不佳,第二季度销售好了,那么成长表现的分数就高。
沙盘模拟现场,一人在电脑上操作,其他四人出谋划策。“我们模拟的是一家手机公司的经营,自产自销的。卖给消费能力高的消费者,就要研发高端手机,卖给消费能力低的消费者,就要研发低端手机,这是我们的产品战术。”
决赛经过两天激烈比拼后,产生了本、专科组一等奖各5名、二等奖各13名。比赛成绩优异的队伍将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