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正文
学校出钱寒假送教师去香港读书
发布时间:2012-12-20 13:21:35
      这几天,宁波大红鹰学院青年教师傅晓颖的脸上绽放着喜悦,她和另几位青年教师已被学校确定为寒假赴港学习成员,不日即将启程。

  其实,作为青年骨干教师,她享受这样的公费学习机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去年暑假,她就在香港理工大学上了大半个月的课,今年暑期,她在台湾昆山科技大学呆了足足一个月。像她这样能出境公费学习的青年老师,在大红鹰学院不在少数。

  正如宁波大红鹰学院党委书记孙惠敏所说:“我们从来不吝惜在青年教师身上花钱。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决定着学校的未来。”

3年前

学校为青年教师成立工作坊

  作为一所年轻的民办本科院校,大红鹰学院用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从专科到本科的华丽转身。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怎样让习惯于专科教育的教师站稳本科的讲台?尤其是怎么让新进的青年教师站好讲台?大红鹰学院的决策者们知道,青年教师的培植需要崭新的平台。

  2009年,一个面向35岁以下新进教师的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成立了。该工作坊每年开办一期,每期3年,目的是帮助他们迅速提升教学能力,站稳讲台。

建立教师发展中心

打造卓越教师

  2010年,学校针对在教学、管理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一口气开办了“青年教学骨干培训班”、“青年管理干部培训班”和“青年科研骨干培训班”三个班。

  2012年,学校在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的基础上建立了教师发展中心。而这意味着学校教师发展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教师发展中心的“带头人研讨班”、“专项培训”、“普适性培训”,分别针对高层次人才,教学、管理和科研骨干,新进青年教师三个层面,以此着力打造一批卓越教师,带出一批优秀教师,培育和调整部分新进教师,实现全员提升。

参加培训后

80后评上了副教授

  目前,“青年教师工作坊”已开办4期,每期组织交流活动20余场,共有127名教师参加。

  张媛老师是个“海归”,去年刚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研究生毕业,目前任教综合英语。

  “很多年轻老师都想标新立异,甚至上课时会为了追求个性偏离教学大纲,我也是这样。”而参加青年工作坊的培训后,她的心得是,“没有系统成型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就很难保证。”

  梁伟老师是青年科研骨干培训班的首届学员,是个80后,今年刚评上副教授,她切身尝到了培训班的甜头。

  “很多年轻教师搞科研,苦于找不到好师傅,搞科研没人带,课题总也申请不下来。青年科研骨干培训班恰好给了我这样一个学习平台,从深层次接受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培训,与培训班众多优秀教师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向他们学习一些教学经验,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和学术研究,我学到了很多。”梁老师如是说。

  “青年教师工作坊”第一期29名学员中,公开发表论文20篇,80%教师参加了教学改革项目。

  首期“青年教学骨干班”18名学员在短短两年内,公开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3篇;主持或参与教改(教研)项目7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5本;主持或参与各类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建设20项;个人或指导学生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6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