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教师队伍是学校确保学科建设成效,实现“质量、特色、高度”战略目标十分重要的力量。促进博士教师的全面发展,在保持并提升博士教师学术研究能力的同时,有针对、有计划地提升博士教师其他能力(如社会服务能力、行政管理能力),是发挥博士教师在学校关键发展阶段中重要作用的前提条件,为此学校特制订并实施博士发展计划。
一、学校博士队伍发展形势
学校升本后,尤其是2009年以后通过刚柔结合的灵活引才方式,引进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从事教学、科研以及管理一线工作,分布于机电、信息、经管、艺传、人文等学院的相关学科,为推进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从学校长远发展,尤其是实现“质量、特色与高度”的战略目标要求角度看,博士教师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主要表现为教学研究参与度、学科建设影响度、社会服务深入度不足。
要改善与解决以上三个不足,需要博士教师本人与学校共同努力。“十二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校教师队伍尤其是博士队伍发展提出了新的更明确要求,为此,实施博士发展计划势在必行。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德能并重”的培养方针,秉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的特色建设需要,实施博士重点发展战略。通过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和制度体系,通过提供多样化发展平台和资源,促进学校博士队伍的综合发展,在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时点上凸显博士贡献度。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个人发展和组织推动并举原则。博士发展的能动因素是博士教师本人,学校推动博士发展是必要条件,博士发展计划要促进博士个人与学校协同发展。
2.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原则。要通过专项培养项目与在工作实践中提高的方式促进博士综合能力持续提升。
3.坚持自主选择与分类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博士教师可以自主选择个人的发展方式与渠道;学校为博士发展提供多样化发展通道,并确立相应的发展要求。
4.坚持完善制度和强化服务相促进的原则。建立博士发展的激励、评价与管理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保障机制,以制度促进服务,以服务保障博士发展,营造有利于博士全员发展的有利环境。
(三)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博士发展主要任务是:建立博士发展的专业化平台;完善博士发展的分类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完善博士发展的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博士教师在保持学术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其在学校发展中的贡献度。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博士全员发展、分类评价制度,建立多样化博士发展平台
博士教师进入学校的3-5年为其发展定位选择和方向固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后续发展成效的基础时期,为此,重点对进入学校不足5年的博士教师确定不同的发展通道及标准,通过自主选择发展类型方式,经所在单位与博士本人签订博士发展任务书加以明确。已被聘为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团队负责人等岗位的博士,可选择按现有岗位聘任标准发展与提升。
1.科研型博士发展的基本要求
(1)研究方向及成果对所在学科形成良好支撑。
(2)教学工作量每年160学时,三年教学业绩考核C及以上。
(3)科研业绩除达到所聘岗位的基本要求外,3年内还需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2项,在浙大1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
(4)可选择不承担学生管理等工作,可申请学科、专业、团队建设负责人助理岗位,并享受相应的岗位补贴。
2.管理型博士发展的基本要求
(1)选择管理型博士岗位,采取个人申请、组织推荐、学校审定的方式确定。管理型博士主要从事学校、学院行政管理和校本研究工作。
(2)研究方向与成果要契合学校发展要求。
(3)教学工作量不做要求,原则上不超过每周4学时。
(4)科研业绩达到所聘岗位考核要求。3年内需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项、校本研究课题2项及以上,在浙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
(二)确立博士发展的保障体系,建立目标一致、上下结合的发展平台
1.建立校院两级博士发展保障体系
作为博士发展制度制定、推进以及平台建设者,学校以教师发展中心为载体,一方面为博士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进行资源整合,健全博士发展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对学院博士发展计划推进提供业务指导,进行成效考核,对博士发展总体成效负责。
学院作为博士发展计划的执行、管理和服务者,通过教学及科研团队建设,为博士发展提供职业规划、工作指导和资源支持,并负责博士发展任务的明确以及发展成效的评价工作,对部门博士发展成效负责。
2.建立博士发展项目
(1)博士发展班项目。培训周期:1年;培训形式:博士沙龙、专题讲座、主题报告、研讨交流、境内外考察等;培训内容:学校文化、发展历史、相关制度以及先进的高等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大学教学改革前沿动态以及科研项目申报等。该项目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具体组织实施。
(2)岗位交叉培养项目。设置部门助理、学科带头人助理、专业负责人助理、教学团队助理等行政或学术管理岗位,采取个人申请、部门推荐、学校备案方式,给予博士教师管理能力锻炼机会,不断提高其行政管理能力。参加岗位交叉培养的经历,作为博士教师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由各学院确定交叉培养岗位,由人事处会同相关部门对应聘人员进行考察确定。
(3)博士专题研究项目。围绕学校以及社会发展热难点问题,每年确立5-10项博士专题研究项目,通过招标形式,面向全校博士教师招标,并给予必要的经费资助,支持博士学术能力发展。由高教所、科研处确定研究项目及实施方案,并组织校内招标。
(三)营造博士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大力宣传博士发展计划的相关政策、制度,总结、宣传博士发展的工作经验,表彰博士发展工作的先进部门与个人,使全校各部门重视与关心博士发展工作,营造博士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