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开展寒假集体备课会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3.02.22  

2023217日上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全体教师开展寒假集体备课会,主要讨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小组研讨的时间、次数、研讨主题、研讨形式、学生成绩评定等问题。

鄢本凤副教授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研讨次数可以设立为四次,时间安排在第六、第八、第十、第十二周。研讨主题以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如何促进共同富裕等。小组研讨课成绩(30分)=  组内互评成绩 5分)+ 课堂汇报成绩(15分)+ 四次研讨课互动和出勤成绩(10分)。

王晓洁博士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研讨可以选取46个与治国理政相关热点时政相结合的研讨主题,放在相对应的章节之后。研讨主题可参考,1.如何理解、评价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等(可安排在专题二、三之后或中间);2.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可安排在专题五、六之后或中间);3.如何理解并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等(可安排在专题十三前后);4.如何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安排在专题十五前后)每个合班组建12个学习小组,各个小组的人数尽量均衡,每组6-8人,选出组长作为每组的负责人。每次主题演讲3组上台演讲,时间须控制在15-20分钟。演讲后老师点评、同学讨论、总结优缺点等10分钟。研讨形式可选择两种:1.辩论形式。2.汇报人主讲PPT形式。小组研讨成绩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组内互评成绩,汇报辩论成绩,互动成绩。组内互评成绩,根据每个组员参与小组研讨活动的贡献大小开展互评。任课老师要指导各个小组进行公平公正的互评。汇报辩论成绩,由教师根据小组汇报时的表现情况打分。汇报辩论调动课堂参与评分。

刘勇副教授认为: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小组研讨的时间可以借鉴其他课程,尽量放在课程的中前段,这样后段时间就不会太紧张。课小组研讨的次数,我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小组研讨都是4次,而这两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较多,4次研讨占用了较多的教学时间,使按计划完成理论教学内容比较紧张,为了保证理论教学时间,建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小组研讨的次数在2次至3次,最多不超过3次。关于小组研讨的主题,在避免与纲要课、概论课重复的前提下,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选取主题比较符合课程性质和要求,例如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等。研讨的形式借鉴纲要课、概论课,可以适当创新。小组研讨的成绩评定占平时成绩的30%比较合理。

经过老师们热烈讨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研讨时间、次数、研讨主题、研讨形式、学生成绩评定等问题上加深了认识,在一些问题上形成了某些共识,为下一步制定课程教学方案奠定了基础。

(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勇;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臣申)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学院路899号

E-MAIL: mkszyxy@nbdhy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