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校党委副书记吴勇等与会领导共同按动大屏,正式启动2025年学院特色月暨“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节活动。
活动上,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校团委书记张海峰对我校2025年学院特色月文化项目进行了发布。他表示,学院特色月文化活动是学校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各学院资源,精心谋划的文化育人工程,它不仅承载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使命,更寄托着提升师生文化素养、凝聚校园精神力量的美好愿景。
为做好2025年学院特色月系列活动,在学校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下,各二级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深度挖掘特色文化元素,共同打造的综合性文化育人项目。活动涵盖思想引领、学术创新、艺术审美、实践体验等多个维度,力求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同学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本次学院特色月系列活动主要包括9大项目,148场文化活动。9大项目分别是: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经世致用,贸通天下”特色月、金信学院“创金英”专业特色月、工商学院管理文化节、会计学院财商文化节、数工学院“上新·创未来”科技文化节、人文学院“古韵悠扬文脉薪传,文汇东西语见未来”专业特色月、艺术学院创艺节、象山影视学院“影视朝华凝新力,社团绮梦绽韶光”特色月、基础学院“四院联动,五院融合”特色月活动。
学校还设置了“跨学院文化交流日”、创新创业博览会等活动,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专业的同学相互学习、碰撞思想火花,充分展现学校学科交叉融合的独特优势。为保障项目顺利开展,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支持体系,强化学生文化活动经费保障,组建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负责人、专业教师组成的指导团队,从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到宣传推广,全程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
学生处“一站式”学生社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了2025年度社区文化节的主要亮点活动安排情况,本次社区文化节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整合党团建设、学业指导、心理帮扶、文化活动等功能模块,继续彰显“校长书记午餐会”“跟着阿姨学”“幸福公寓人”“文明寝室”等品牌项目的亮点特色,积极创设社区服务市集、答疑工坊以及“一站式”学生社区LOGO征集、“寝室微生活·创意抖出来”微视频大赛、“救”在身边行动等新设项目,积极开展师生喜闻见乐的品牌塑造类、活力赋能类、价值引领类活动。
海曙团区委副书记包倩倩(左)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胡昌明共同为实践基地揭牌
为推动思政教育走出校园、服务社会,让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同频共振,活动进行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海曙团区委副书记包倩倩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胡昌明共同为实践基地揭牌。
活动中,校思政微课大赛学生组一等奖获得者应璐婷同学、教师组特等奖获得者王鑫鑫老师先后带来思政微课《那山那海那群人》和《我的“浙”乡艺术特派笔记》,校园十佳歌手聂南俊、张盈芸同学深情演绎歌曲《有我》,引发广大师生强烈共鸣。
活动开始前,“一站式”学生社区进行了社区文化节系列活动之“礼赞红五月,薪火映青春”主题活动,市文化特派员杨燚娜、资深摄影师王伟等老师为海曙区红领巾学院的少先队员代表带来了精彩的文化礼仪和科普教育微课。
(撰稿:学生处 周莹婷;摄影: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孔子健;审核:学生处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