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研活动是教师间交流教学经验、研究教育问题的一种方式。教研活动可以帮助教师们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教研活动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教育的发展。通过教研活动,可以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共同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基层教学组织制度与机构情况
(1)人员组成情况
本系2022-2023学年共有组织成员9名,其中王楠博士为新入职人员。本系现有副教授2人,博士2人,博士在读2人,讲师7人。成员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2)教学任务安排
本系教师主要分配在媒体技术课程组、公共基础(多媒体)课程组,由刘邦权、李燕两位老师牵头组织,承担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同时还承担了计算机应用技术II、计算机应用基础_多媒体处理技术两门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任务重。
2、组织建设与活动开展
2022-2023学年数字媒体技术系根据学校、学院要求开展了教研活动。每个学期初订立了计划并严格执行,计划详情如下表所示:
3、教研活动管理及考核情况(后附考核结果及评分明细材料)
2022-2023学年第一个学期,数字媒体技术系按照教研活动计划认真执行,开学初组织新开课、开新课,检查系部教师的教学准备情况、包括大纲、教学日历、实践教学项目等资料准备情况,做好学期初的准备工作。在2022年9月2日进行的新开课、开新课活动中共有四位老师进行了说课,具体如下表所示。
在新开课、开新课活动中,参会的老师对课程内容设置、平时作业考评、期末考评以及上一学期的学情情况等做了沟通,并针对授课方式方法做了交流。
在2022年9月29日的智能课状本、教学平台资源的使用与建设工作教研活动中,大家对现有电子教学资源与平台进行了交流。并按照学校要求,除综合运用以往学校主推的蓝墨云教材、云班课和质量实时监测系统,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全过程智能化监测以外,还要按照学校要求,推广智能课状本的使用。
在2022年10月13日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编制工作教研活动中,大家认真学习了教务处最新发布的关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编制相关文件,并对《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以及《数据库原理》三门课程标准进行了研讨,最后订立《设计基础》、《数字图形设计》两门课程在2023年上学期完成课程标准制定工作。活动中,还研讨了课程思政融入的问题,明确了落实课程思政工作,一是要深刻理解“课程思政”。要学懂弄通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要明白,课程思政的主渠道是课堂,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二是要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体系涉及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管理体系等,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三是要扎实做好课题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
2022年10月27日,系部组织了专业学位授予权评估的研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即将面临专业学位授予权评估,系部借鉴了工业工程专业的评估资料,对后续的资料收集、文档撰写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让工作具体落实到个人。
数字媒体技术系还认真做好期中、期末学生座谈会工作,组织系部教师王晓云、徐颖,共同组织期中期末学生座谈会,将学生对于上课的意见汇总,并将意见及时反馈给相关授课教师。座谈会工作结束后,系部进行了研讨,将学生座谈会情况做了通报,并就集中性的问题做了沟通,此外,还在会上提醒教师期末考试卷的出卷、阅卷以及期末资料整理工作:在期末及时做好系部课程的试卷出题工作,出题时注意相应的规范、保密等工作;阅卷注意有理有据;期末资料整理上交要求符合学校学院的各项规范要求。
关于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提升,系部于2022年11月24日和12月8日,分别召开了单独的线上研讨会。教研方面:坚决落实学校“新文科”以及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目前,学校正积极推动现有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发展建设,以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为核心,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打造具有区域领先性、前沿性和富有强劲发展力的一流学科。新文科建设的核心是人工智能、区块链、基因工程、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与文科的相结合。如科人工智能的公共政策、社会问题研究;虚拟现实的哲学问题;虚拟现实与社会学、互联网与社会阶层;虚拟现实与教育(互联网+教育)。我们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正是出于此类交叉专业,我们要积极研讨,力争明年的校内教改项目申报与立项。科研方面:做好科研工作的任务划分及宣传工作,做好国家、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的选题以及准备工作,做好其余各级纵向课题的申报准备,适时聘请专家做好各类申报书的撰写指导工作。
2022年12月22日,受到疫情影响,召开了线上的教研活动,布置期末工作相关事宜与下一学期课程安排,活动中大家共同讨论了智能课状本的使用情况、期末电子资料归档等问题。
2023年1月,接到学校通知,将于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进行我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2023年2月20日在系部讨论中将《新增学士学位专业申请表》递交到学校,并按照学校要求进行调整与修改。3月20日将提交相关自评报告、佐证清单以及答辩PPT,此项工作为本学期系部重要工作之一,在前期视频会议以及现场会议中做了明确分工,资料准备有条不紊。2023年4月下旬进行了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汇报,并将材料递交学校。2023年6月接到学校转发的教育厅文件,我专业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
按照2022-2023第一学期期末下达的教学任务,在学期初组织教学研讨,对新开课、开新课的老师进行系内听评课,认真做好开学的准备工作,组织教师做好新开课开新课的说课工作,并给出评课记录及点评意见,并依托课程组,加强课程建设。第二学期新开课情况如下表:
2023年2月24日的新开课开新课活动总结如下:参加此次试讲的教师认对新授课程内容进行了精心准备,整个试讲过程表达流畅、逻辑清晰,课程内容讲解重难点突出、讲解节奏把握良好,教学内容充实,利用PPT与板书相结合、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促进课堂互动,展示出不同的教学风采。通过说课和讲课,试讲教师充分展示了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展示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讲课技巧、语言表达等能力。试讲完毕后,老师们对试讲教学进行了点评,为试讲教师指出试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
2023年3月16日,我们系部召开了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资料汇编工作会议,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的目的是评估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合规性和质量。会上我们研讨了评估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标准和程序,包括评估的时间、评估小组的组成、评估的范围等。同时还讨论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所需的资料,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学资源、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确定资料的收集方式和时间安排,并安排相关人员负责收集和整理。此外还,讨论资料的汇编和分析方式,确定资料的组织结构和形式,以便评估小组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就评估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讨论,寻找解决方案,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对于学校的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合规性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评估工作,可以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和提升学士学位授予权的质量,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和学位认证。会上还对各个老师进行了任务分派,李燕、王楠负责师资佐证材料,朱媛负责教学条件材料,刘邦权、王晓云负责教学规范与质量保障,刘耀林负责实践教学,杨会保负责收集学生科研、论文、获奖、荣誉等信息资料。
2023年3月23日,我们系部进行了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会议安排的会议。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自查工作是为了自我评估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合规性和质量而进行的工作。学校将于4月下旬召开会议,因此我们首先讨论了评估标准:根据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评估要求,确定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的标准和指标。这些标准可以包括教学质量、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教学支持和管理等方面。我们专业应收集与学士学位授予权相关的各类资料,例如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材料、学生成绩记录、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的情况等。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应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细致的分析,评估学校在各项评估指标上的强项和弱项。同时,还需要对教学支持和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如课程评估和质量监控机制。根据自查工作的结果,应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这些方案可以包括改进课程设置、加强教师培训、改善教学设施、优化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我们专业应根据制定的改进方案,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改进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学士学位授予权的质量和合规性。会议确定王楠作为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会议的秘书,具体汇报工作由系主任进行。
2023年4月13日,我们系开展了新年度教师科研、教研以及指导学生项目工作会议。新年度教师科研、教研以及指导学生项目工作会议是为了规划和组织教师在科研、教研和学生项目指导方面的工作而进行的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规划和组织教师在新年度的科研、教研和学生项目指导工作。根据学校的科研、教研和学生项目指导要求,制定新年度的工作计划。包括确定科研项目的研究方向和计划、确定教研项目的内容和活动、确定学生项目的指导计划等。此外还研讨确定科研、教研和学生项目的资源需求,如经费、设备、实验室等,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和管理。根据工作计划,将科研、教研和学生项目分配给相应的教师进行负责。确定负责教师的具体任务和时间节点,并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鼓励教师之间进行研讨和交流,分享科研、教研经验和成果。可以组织专题报告、研讨会或座谈会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合作。提供培训和支持措施,帮助教师提升科研和教研能力,提高学生项目指导水平。可以邀请专家进行培训或设置研修计划,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新年度教师科研、教研以及指导学生项目工作会议的组织和规划,可以促进教师的科研和教研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研究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同时,也有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团队合作精神。
2023年4月27日,我们召开了专业学生竞赛、科研研讨会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竞赛、科研研讨会议是为了促进学生在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提升他们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举办学生竞赛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展示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学生可以组队或个人参与竞赛,展示自己在数字媒体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项目实践。竞赛的题目通常与数字媒体技术相关,如虚拟现实、视觉效果、游戏设计等,我们专业学生可以参与的竞赛有浙江省多媒体竞赛、大广赛、新媒体艺术大赛、工业设计竞赛等。我们要充分发挥导师制的作用,同时鼓励大家邀请专业导师、行业专家或学术界的知名人士参与我们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竞赛指导工作,鼓励他们提供指导和指导学生的建议,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
2023年5月25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展了教师教学情况反馈与2023级培养方案论证工作会议。学生期中教学座谈会的意见主要集中于:①学生就未来研究生方向进行咨询,问我们专业的学生该如何选择,艺术类还是技术类。我们给出的反馈是同学们可以以计算机这个方向为目的,考研的计算机方向的专业课,都是开着的。②学生就就业方向提出问题,刘邦权老师给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③老师们提出,从座谈会大家谈的问题来看,同学们对老师们基本都是满意的,对专业也没什么问题,为什么在学年结束的专业满意度测评中,我们专业是垫底的。同学们的意思是测评时都是满意的。最后老师们给出了总结性的意见,希望同学们转达给自己班里的学生,有问题解决在课堂上或者课堂后,或者私下找老师解惑答疑等,我们老师会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上把握改进,从而来提高满意课堂,满意专业,满意老师的各项指标,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一起学习,一起成长。2023级培养方案方面,目前已经制定完毕,等待学校审核。
2023年6月15日,数字媒体技术系开展了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与毕业设计工作会议。培养方案将会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与修改,大纲全部做成课程标准。课程安排方面,李燕的课程要求使用PS与AI,这是基础性软件,不能随意调换,朱媛的课程把PR的比例降低,将AE的比例提升。毕业设计定下动画视频类、虚拟漫游类、APP交互设计三大类,具体模板等待学校与学院的统一安排。
2023年6月29日以及7月6日,数字媒体技术系开展了期末工作会议,讨论了大纲、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还对审核性评估做了研讨。本科高校的审核性评估是为了评估和监督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和管理能力,确保高等教育机构的合规性和提高办学质量而进行的评估活动。评估的标准和指标包括教学质量、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学风建设、科研能力、学生发展支持等方面。高校需要准备相关的资料和文件,例如学校规划发展文件、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材料、学生发展档案、教师队伍和教学设施情况等。审核组会对学校的资料进行验证和评估。这可能包括查阅文件、访谈师资队伍和学生、观察教学过程、检查教学设施等。根据审核过程中的发现,评估组会确定学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这些建议可能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设置、改善学生发展支持等。总之,本科高校的审核性评估是一个重要的质量保障机制。通过这种评估,可以评估学校的教育质量、管理能力和合规性,发现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同时,也促使学校保持持续改进和发展,提高办学水平。我们作为学校的教师,我们一定要扎实做好教学计划、课程大纲(课程标准)以及教学材料的工作,本学年与下一学年的所有材料务必准确。
4、标志性建设成效
(1)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
2023年1月接到学校通知,将于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进行我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2023年2月20日在系部讨论中将《新增学士学位专业申请表》递交到学校,并按照学校要求进行调整与修改。3月20日将提交相关自评报告、佐证清单以及答辩PPT,此项工作为本学年系部重要工作之一,在前期视频会议以及现场会议中做了明确分工,资料准备有条不紊。2023年4月下旬进行了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汇报,并将材料递交学校。2023年6月接到学校转发的教育厅文件,我专业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
(2)教研项目有突破、特色教材初见成效
本年度立项校级教改课题《基于区域产业视角的数字媒体技术新专业建设研究》1项,实现专业教改项目突破。朱媛老师的《知识产权》校级优质课程完成验收。《多媒体基础实验教程》获得宁波财经学院 2023 年特色教材成果认定。
5、下一步建设思路
(1)我们要高度重视学业导师工作,并根据本专业学业导师的要求,开展并形成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业导师的特色工作。
(2)我们将积极推动各级教改课题申请、星级优师工作、云教材建设等各类各项学校和分院的工作。同时,我们也将认真管理本系的日常教学工作,确保教学任务的质量和完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