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通识课和跨专业选修课课程质量,本学期,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成立了基础教学部,部门承担全校3个工科方向的通识课程和跨专业选修课程,即计算机技能基础、数理化基础和工程技术基础等方向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科学素养和工程素养。部门现有11位专任教师,1位兼职教师,分为智能办工技术课程组、大学物理课程组和工程技术基础课程组等3个课程组。本学期是基础教学部成立后的第一学期,现制定学期教研活动计划如下。
一、常规教研活动
1.期初教学准备活动
学期初开展教学文档资料检查,对本部门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顺利开展教学;组织智能办工技术课程组、大学物理课程组和工程技术基础课程组老师开展开新课试讲及研讨,确保开新课教师的教学效果。
2.课程教学设计研讨
以课程组为单位组织课程教学设计专题研讨,各课程组相互交流经验,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3.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研讨
1)21级机自专业毕业设计工作研讨。加强组织毕业设计导师的指导工作,落实毕业设计答辩方案,确保21级最后一届机自学生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毕业设计工作。要求指导老师加强文规范性把关。
2)21级机自专业毕业实习工作研讨。加强毕业实习的指导,指导教师督促学生按毕业实习要求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确保学生安全、有效的完成毕业实习。
4.期中教学质量专题研讨会
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组织开展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活动,根据调研反馈,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提升教学质量。
5.期末考试命题研讨
学期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内,组织期末考试命题工作,以课程组为单位,结合课程实际,对每个课程组每门课程的期末考试命题进行把关。
二、专题研讨会及学术沙龙
根据校通识选修课程建设总体规划,数工学院负责人工智能与技术创新模块,调研谋划人工智能通识教育,3年规划建设30门课程。对3个课程组建设分别组织专题研讨,结合各课程组当前的建设现状,拟定各课程组发展方向和当前工作重点,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成果。
1. 人工智能通识课程3年规划建设专题研讨
梳理分院现有通识选修课程,结合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拓宽课程边界,鼓励跨专业、跨分院合作,探索政校企合作等方式,开发新课程。各课程组确定工作目标,制订课程开发计划及实施方案等。
2. 智能办工技术课程组建设专题研讨
该课程组承担了全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通识课,目前专任教师2人,其余为兼课教师。专任教师不足,授课内容相对陈旧是课程现状。因此,更新现有教学内容,并开发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块是目前工作重点,拟通过教师培训,开展课程教改等方式完成。
3. 大学物理课程组建设专题研讨
该课程组承担了全校的《自然科学导论》通识课和部分专业的《大学物理》专业基础课,目前专任教师4人,其余为兼课教师。其中,《自然科学导论》是省一流课程,课程组建设较为完善。目前工作重点是物理实验室建设和国一流课程建设。
4. 工程技术基础课程组建设专题研讨
该课程组承担了全校的《工程技术基础》跨专业选修课,目前专任教师5人,其余为兼课教师。该课程是省一流课程,课程组建设较为完善。目前工作重点是工程技术基础实验室建设和更高级别的教改和成果建设。
2024-2025学年第1学期,基础教学部将通过开展教研活动,顺利完成各项教学及科研工作,深入推进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我校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获得感。
基础教学部
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