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浙江日报客户端】宁财院创新思政教学模式:街头调研“老人摔倒了,究竟扶不扶”
2023-03-04 15:48:00

“老人摔倒了究竟扶不扶?”“做好事却反被讹怎么办?”……在第60个学雷锋日来临之际,宁波财经学院的大学生们走上街头与路人来了一场直指内心的“灵魂拷问”。这是宁波财经学院创新思政教学模式,打造“思政实践教育共同体”的又一尝试。

“通过街头调研的形式,让学生们进行一次新时代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的沉浸式探讨。”浙江省思政名师、宁财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姜帆道出了这一思政实践教学创新项目的初衷。

以小组为单位的街头调研、访谈结束后,学生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整理和观点汇总,带回到课堂上开展讨论。

“我发现热心公益、愿做好事的人在社会上占大多数,许多市民都有参加志愿服务的经历。”大二学生张广权说,许多市民认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亲人,这个回答令他深受感动,宁波不愧是一座爱心城市。

通过调研,同学们也产生了一些疑问:“我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市民虽有助人热情,但又有‘不敢扶’的忧虑,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志愿服务没有收入,如何实现长效化运行?”

为此,姜帆专门请了几位志愿服务领域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前来解答疑惑。浙江省最美志愿者、81890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陈卓青与同学们分享了为盲人讲电影的“光明电影院”服务项目;公益组织负责人朱以奇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受。

“有趣又有料”,是大二学生章馨榆上课后的最大感受,“课堂上跟老师、同学们开放交流、深入探讨,参与感很强,思政课原来也能不枯燥。”

“打造‘思政实践教育共同体’,打破了以往思政教师一讲到底的模式,为思政课建设注入了新活力,显著增强了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姜帆说。

接下来,该校将继续推动思政课教学内容因事而化、教学方式因时而进、教学载体因势而新,通过生命教育、劳动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等多种创新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实现教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