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宁波财经学院:探索艺术实践育人
2023-04-07 08:30:22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宣琳 高宝岩)日前,宁波财经学院小剧场的舞台上,正动情地上演着短剧《守护》。这部短剧改编自校园里真实发生的故事——“我为烈士修遗物”,不久前刚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过,就已经被同学们搬上舞台了。

宁波财经学院的大学生们在为烈士修复遗物的过程中,解开了很多岁月尘封的动人故事,也被烈士们的精神深深地感动。怎样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又要用什么样的形式?校艺术团成员、“千言”话剧团的副团长王紫阳动起了脑筋。

王紫阳说。《守护》讲述了大学生在修复烈士书信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战士身上的凄美故事。烈士的牺牲精神感动了学生,也帮助学生找到了专业的价值和自身的意义。在2022年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上,《守护》最终获得了戏剧(甲组)的二等奖。接下来,这个故事还将改编成正式的话剧在舞台上演,感动更多的青年学子。

 

短剧《守护》

作为高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财经学院对公共艺术教育实践做出系列改革,充分发挥“文艺轻骑兵”的育人作用,取得明显的成效。

首先,是在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学校将大学生艺术团纳入到公共选修课体系进行统一管理,让学生在进行艺术实践的同时,还能修得学分。

其次,是在内容上的现实取材。学生们总能迅速抓住大学生们关心的话题进行创作,从网络安全到直播带货,火热的现实生活处处都可以成为学生艺术创作的对象。

最后,是多部门的协同助力。学生的艺术课程进入了课表,学生的艺术表演可以加分,学生的艺术创作有了舞台。学校多次发布艺术、文化专项课题和基金,鼓励和培养学生们的创作和表演。

“学生们从现实生活中进行观察、创作,再用艺术作品去影响更多学生的生活,为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宁波财经学院公共文体部主任刘海红对大学生们的艺术热情十分支持。在这样富饶土壤的滋润下,艺术之花将在宁波财经学院的校园内绽放得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