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离校前的最后一堂思政课,这所大学请来银发“80后”当导师
2023-06-10 16:57:00

        “大学毕业了,我该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人生路上,我该如何寻找自己价值?”“毕业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该如何平衡这种落差?”……面对即将步入鲐背之年和古稀之年却依旧精神矍铄的长者们,宁波财经学院一群即将走上社会的毕业生们表达着自己的困惑。

日前,宁波财经学院的师生们将课堂搬到了国际退休村。毕业生代表们与睿智长者、思政老师、青年博士和部分学弟学妹们围坐一堂体悟生命真谛,共话使命担当。

“一个人从学生到了社会,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首先我们的思想要做好准备……”作为一名从南方奔赴西北任教的大学日语老师,如今89岁高龄的洪逸梅回忆起当时艰苦的环境依然记忆犹新。

“面对人生的交叉路口,是升学,还是直接就业?我该如何去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毕业生马凯雯说出了自己的困扰。

同样89岁高龄的长者姜连娜用她始终不变的爱国理想信念、坚守岗位的敬业精神解答了这个困惑。姜连娜从高中毕业,服从国家的需要,将第一志愿更改为坦克发动机专业,到后来来到宁波动力机厂,放弃保障更好的工作岗位,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潜心攻坚克难,成功改造完成了宁波动力机厂的三台柴油机。“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无怨无悔。”姜奶奶鼓励毕业生们在今后选择工作的时候,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兴趣所在的地方,就是你能力所在的地方。”

“我要做好教育岗位上的一枚螺丝钉,直面平凡,看见更多需要被帮助的人与事。”两位长者的分享深深触动了毕业生李悦婷。今年,她通过层层选拔、考核,即将留校工作,从象牙塔到象牙塔,李悦婷即将完成角色的转变。

这堂思政课同样也让在场的学弟学妹们深有感触,“今天听这堂课,我的就业焦虑打消了不少,只要勇于面对,所有的问题都是有解决方法的,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柳暗花明。”大三学生王红亮说。

宁财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青年博士教师刘俊丽在“最后一堂思政课”上说,几位长者的人生经历都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书,他们故事背后蕴含的真理,不管是哪个时代,都是亘古不变的。

据悉,自去年八月份以来,宁波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实践教育创新团队与长者生活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多次就高校教育科研赋能长者服务进行交流探讨,致力共建全龄美好生活校企合作共同体,持续推进生命教育、劳动教育、大中小学思政实践教育一体化建设创新,同时将创新成果转化到国际退休村,进一步优化长者服务的宽度和深度。这次“最后一堂思政课”即是双方共同推进的“长者生命叙事——思政实践教育创新项目”的第一期。